> 屏幕屏幕闪烁,键盘敲击,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杭州电竞中心上演,
> 而守护这片赛场公平的,是一群曾经不被看见的“幕后法官”。
麻寅初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面前一排排闪烁着光芒的电脑设备,这位来自永嘉的95后小伙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他是杭州亚运会电子竞技项目的执裁人员,而此刻,电子竞技正首次以正式比赛项目的身份登上亚运舞台。
从电视机前的观众,变成电视里的“画中人”,他感到既激动又紧张。
01 历史性突破:从边缘到焦点
电子竞技不再是亚运会的“编外成员”。2020年12月16日,亚奥理事会全体代表大会批准电子竞技成为杭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这一刻,无数电竞爱好者等待了多年。
早在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就已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
五年后,这一项目被重新审批为第78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但在大众视野中,电竞仍难以摆脱“不务正业”的刻板印象。
就连麻寅初的父亲也曾认为“很多人对电竞有很大的误解,他们觉得电竞就是玩游戏”。
转变发生在雅加达2018年亚运会,电子竞技那时虽仅为表演项目,却为今日的正式登场铺平了平了道路。
本届亚运会电子竞技比赛共设立7个项目,涵盖PC端与手游端,包括《英雄联盟》、《王者荣耀亚运版本》、《和平精英亚运版本》、《刀塔2》等。
这些项目凝聚凝聚了多种电子竞技品类,从MOBA到体育模拟类,展示了电竞世界的多样性。
02 隐形守护者:电竞裁判的多重角色
“电子竞技裁判是控制变量的一个关键因素,”麻寅初解释道。
许多人误以为电子竞技不需要裁判,游戏系统会自动判定胜负。
然而电竞裁判的职责远不止于判决胜负,他们是赛场公平的终极守护者。
从赛前的硬件检查、软件调试,到比赛过程中对选手、教练、替补队员乃至观众的关注,全都落在裁判肩上。
一场比赛中,裁判需密切关注多个维度:设备运行状态、游戏版本统一、网络稳定性、选手行为规范……
每个环节都不容有失。面对突发状况,裁判需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决定。
在《街霸5》比赛前,两位选手都携带了键盘入场,但这些键盘在游戏中无法进行正常比赛。

裁判组迅速反应,紧急调派手柄并及时送达,确保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电竞裁判与传统体育裁判并无本质区别,两者都恪守体育竞赛精神。
甚至在比赛前的准备工作方面,电竞裁判还需考虑更多复杂因素。
他们要确保从设备到游戏版本,再到耳机等各个大小方面的准确无误。
03 技术革新:数字化执裁的新纪元
杭州亚运会电竞执裁的最大亮点之一是技术手段的大规模应用。
腾讯专门研发的“电竞执赛工具”首次在国际性赛事中投入使用。
金年金字招牌诚信至上这套工具的直接效果令人惊叹——在亚运征途的英雄联盟比赛中,裁判组仅用3人就完成了整体工作内容。
而以往的同体量赛事,需要多一倍的配套团队协助。
裁判员无需询问IT或其他技术支持人员,通过工具就能直接监控网络和设备情况。
工具的应用构成了一套量化的赛场信息监督系统,为裁判员工作提供了全链路的技术监控。
张雅缇,腾讯电竞产品业务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描绘了一幅诱人的前景:
“打个比方,想举办一场(普通的)篮球比赛,大家都可以拉得起来,但举办电竞比赛就有困难。
“ 我们希望通过一个工具将电竞办赛、执赛的能力推广开来”。
高科技手段正在彻底改变电竞裁判的工作方式。
在柔道等项目中也引入了新技术手段,如高清视频慢镜头回放,帮助裁判精准评分的判罚。
04 个人之旅:从玩家到裁判的蜕变
麻寅初的裁判之路始于大学时期。
和许多热爱电竞的年轻人一样,他对电竞游戏充满兴趣,一度还开设直播账号,成为了电竞游戏主播。
他曾说:“因为我们都喜欢电竞游戏,所以当时我跟20个小伙伴组建了一个电竞社团”。
这段经历让他逐渐接触到电竞公司与电竞协会,一步步深入电竞行业。
他发现比起当一名电竞游戏主播,自己更喜欢策划组织电竞比赛带来的成就感。
“大部分人接触电竞肯定是希望作为选手去打比赛,选择成为电竞裁判的人比较少,”
麻寅初回忆道,“但这份工作总得有人做,所以我渐渐也萌生了考取电竞裁判员资格的想法”。
2019年,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考取了国家一级电子竞技裁判员资格。
这一纸证书,不仅是对他专业能力的认可,也是他踏入亚运会赛场的“敲门砖”。
为了全心投入亚运会裁判工作,他甚至辞去了销售工作。
05 极致付出:光环背后的艰辛
亚运会电竞裁判的工作强度远超常人想象。
麻寅初透露:“在比赛开始前的半个月到比赛结束,这期间我睡觉都睡得很少。
“很多时候一天下来都只能睡两到三小时,凌晨两点就要睡,然后五点半就要爬起来前往电竞场馆准备赛前工作”。
比赛期间,他共执裁了20余场电竞赛事。
作为一名全能裁判,他需要熟悉六个不同电竞项目的规则,并能对每个项目进行专业执裁。
像《和平精英》电竞项目,虽然是他最熟悉的游戏之一。
但比赛使用的是专门的亚运版本,对他而言完全是一个新模式。
为此,他花费数月时间去了解和熟悉。
“很多东西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和流程,所以我们只能一点点琢磨出来,然后一点点看哪里合理,哪里不合理,然后进行修改,”他分享道。
没有固定标准的困境**意味着裁判团队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前行。
06 时代浪潮:中国电竞的规范化征程
中国电竞行业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化、精细化的演变。
早期电竞赛事条件简陋——观众席是临时搬来的折叠椅,观众基本都是亲友团。
没有门票,不存在对号入座,比赛的隔音设备也几乎没有,观众和解说的声音选手都能听见。
张雅缇至今还记得最初接触电竞时的情景。
“同样是chinajoy的现场,2009年一场表演赛就吸引了台下数不清的观众,大家投入地观看,不停地欢呼鼓掌”。
尽管设备相对原始,行业也尚未获得社会主流的认可。
但她从选手身上看到了不屈的精神——有些FIFA选手已经不年轻,有的甚至是兼职比赛,但他们依然全力以赴。
如今的电竞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竞赛规则体系,以腾讯为例,他们与亚洲电子体育联合会(AESF)一起编制了适用于腾讯项目的《技术手册》《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2023年9月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发布了中国首个电子竞技赛事制作标准——《亚运电竞赛事制作规范》。
07 未来展望:执赛工具与电竞普及的双重奏
随着“腾讯电竞执赛工具”的推广应用,电竞比赛的入门门槛大幅降低。
张雅缇畅想着未来:“人们最爱看的赛事,一个是最头部的顶级比赛,另一个就是你身边的比赛。
她期待借助执赛工具,电竞能像“村BA”、“村超”那样,在社区、企业、校园中蓬勃发展。
一个几万人的企业想要举办电竞比赛,凭借执赛工具的流程指引,3到5人的小团队就能完成任务。
这不仅减少了人力投入,也降低了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系统能自动解决许多流程中的风险。
电竞产业的未来在于普及与专业化并行。
张雅缇强调:“我们希望站在一个更宏观的或者说是行业的角度来看待工作,出发点是普及率。
让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到赛事中,为整个产业生态营造更好氛围。
10月2日晚上,Dota2总决赛现场,麻寅初作为主舞台指挥,见证了中国队电竞项目的最后一块金牌。
场馆内灯光璀璨,观众呐喊声震耳欲聋,而他只是静静站在赛场一侧。
“回头看这一切,像一场梦一样”,他轻声说道。
没有疯狂的欢呼,没有镁光灯的聚焦,但他知道,自己和同事们守护的不仅是比赛的公平,更是一个行业的尊严与未来。







